【连绵不绝是什么意思】“连绵不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物连续不断、没有间断。这个词语多用于描述山川、声音、情感、事件等持续不断的状态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一种延续性、持续性的现象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连绵不绝 |
拼音 | lián mián bù jué |
释义 | 形容事物连续不断,没有停止或中断。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势如江河之流,连绵不绝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、声音、情绪或事件的持续状态。 |
近义词 | 延绵不断、接连不断、络绎不绝 |
反义词 | 中断、停顿、断断续续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自然景观 | 山峦连绵不绝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 |
声音 | 雷声连绵不绝,令人感到震撼。 |
情绪 | 他的忧伤连绵不绝,久久无法平复。 |
事件 | 会议的讨论连绵不绝,持续了整整一天。 |
三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该词适用于具有“连续性”的事物,如山、声音、情绪、活动等,不能用于抽象概念或静态事物。
2. 语境搭配:应根据上下文合理使用,避免生搬硬套。
3. 语气色彩: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四、总结
“连绵不绝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描述事物连续不断、没有中断的状态。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,也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。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一词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