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焉得虎子的上一句】“焉得虎子”是一句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。它常用来比喻不经过亲身经历,就难以了解事物的真相或取得成功。但很多人只知“焉得虎子”,却不知其前一句是什么。
一、
“焉得虎子”的完整句子是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不进入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?引申为:不冒风险,就不能获得成功;不深入实践,就无法得到真知。
这句成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,也体现了古人勇于探索、敢于冒险的精神。
二、相关资料整理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 |
拼音 | bù rù hǔ xué, yān dé hǔ zǐ |
释义 |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,怎能捉到小老虎?比喻不经历艰险,就不能获得成功。 |
现代用法 | 常用于鼓励人勇敢尝试、勇于实践。 |
相关典故 | 班超在西域时,为了完成任务,亲自冒险进入敌方营地,最终成功完成使命。 |
三、延伸思考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和事业追求,也适用于国家发展、科研探索等领域。许多伟大的发现和成就,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尝试与失败的基础上。正如古人所说:“天道酬勤”,只有敢于面对困难,才能收获成果。
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培养迎难而上的精神,不惧挑战,勇于实践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四、结语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不仅是对勇气的赞美,更是对实践精神的肯定。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,这种精神尤为重要。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道路上,勇敢前行,不怕困难,最终“得虎子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