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五代十国时的皇帝都是谁】中国历史上的“五代十国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,时间大致从公元907年到979年。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频繁,但仍然存在多个皇帝,他们分别统治着不同的政权。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皇帝情况,以下是对五代和十国中主要皇帝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五代简介
“五代”指的是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五个朝代: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和后周。这些朝代虽为正统王朝,但均存在时间较短,且多由军阀篡权建立。
二、十国简介
“十国”则是指在五代时期,除中原五代外,南方和西蜀等地先后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,包括吴、南唐、前蜀、后蜀、吴越、闽、楚、南汉、北汉、荆南等。这些政权虽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,实则各自为政。
三、五代十国的主要皇帝一览表
时期 | 国名 | 皇帝姓名 | 在位时间 | 备注 |
五代 | 后梁 | 朱温(朱全忠) | 907–912 | 唐末节度使,建立后梁 |
五代 | 后梁 | 朱友珪 | 912–913 | 朱温之子,弑父夺位 |
五代 | 后梁 | 朱友贞 | 913–921 | 朱温之孙,后梁灭亡 |
五代 | 后唐 | 李存勖 | 923–926 | 河东节度使,建立后唐 |
五代 | 后唐 | 李嗣源 | 926–933 | 李存勖养子,后唐第二帝 |
五代 | 后唐 | 李从厚 | 933–934 | 李嗣源之子,被杀 |
五代 | 后唐 | 李从珂 | 934–937 | 李嗣源女婿,后唐亡 |
五代 | 后晋 | 石敬瑭 | 936–942 | 借契丹之力灭后唐 |
五代 | 后晋 | 石重贵 | 942–947 | 石敬瑭侄,与契丹冲突 |
五代 | 后汉 | 刘知远 | 947–948 | 河东节度使,建立后汉 |
五代 | 后汉 | 刘承祐 | 948–951 | 刘知远之子,被杀 |
五代 | 后周 | 郭威 | 951–954 | 建立后周,后世称“周太祖” |
五代 | 后周 | 符皇后 | 954–959 | 郭威皇后,实际掌权 |
五代 | 后周 | 柴荣 | 959–960 | 郭威养子,后周世宗,功业显著 |
十国主要皇帝列表(部分)
国名 | 皇帝姓名 | 在位时间 | 备注 |
吴 | 杨行密 | 892–905 | 建立吴国,后为杨氏所继承 |
南唐 | 李昪 | 937–943 | 原为吴国权臣,建立南唐 |
前蜀 | 王建 | 907–918 | 建立前蜀,后传其子 |
后蜀 | 孟知祥 | 934–937 | 建立后蜀,后由其子孟昶执政 |
吴越 | 钱镠 | 893–932 | 建立吴越,保境安民 |
闽 | 王审知 | 893–925 | 建立闽国,后传其子 |
楚 | 马殷 | 897–932 | 建立楚国,后由其子孙统治 |
南汉 | 刘䶮 | 917–942 | 建立南汉,后由其子孙延续 |
北汉 | 刘崇 | 951–954 | 建立北汉,为五代末期政权 |
荆南 | 高季兴 | 907–929 | 建立荆南,后由其子高从诲继位 |
四、总结
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,尽管政权林立、战乱不断,但仍有不少皇帝在各自的区域内统治。这些皇帝有的出身军阀,有的是世家子弟,也有通过政变或禅让上位者。他们的统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,也为后来宋朝统一奠定了基础。
通过对五代十国皇帝的梳理,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与权力更替的复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