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】“凿壁偷光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、刻苦努力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,他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,成为激励学子奋发图强的典范。
一、成语释义
“凿壁偷光”字面意思是:在墙上凿个小洞,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精神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凿壁偷光”出自《汉书·匡衡传》。据记载,西汉时期的匡衡自幼家境贫寒,但他非常热爱读书。由于家中贫穷,买不起灯油,他便在墙壁上凿一个小洞,从邻居那里借取微弱的灯光,坚持苦读。
三、主人公简介
匡衡(约公元前206年—公元5年),字稚圭,东海郡承县(今山东枣庄)人。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,以博学多才著称。后来官至丞相,是汉元帝时期的重臣。
四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凿壁偷光 |
成语含义 | 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,利用微弱光线读书 |
出处 | 《汉书·匡衡传》 |
主人公 | 匡衡 |
历史背景 | 西汉时期,匡衡家境贫寒,靠凿壁借光苦读 |
成就 | 后来成为西汉著名学者和丞相 |
精神意义 | 勤奋好学、不畏艰难 |
五、结语
“凿壁偷光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环境多么艰苦,只要心中有志、坚持不懈,就能克服困难,实现理想。匡衡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知识、不断进取。